油价下跌在导致石油巨头利润下滑、裁员过冬的同时,化学材料制造商科思创(Covestro)却成为油价下跌的受益者。公司在全球经济增长极需求放缓的行情中,业绩逆市大涨。
11月18日,科思创首席财务官弗兰克·卢茨(Frank H.Lutz)接受记者专访时表示,科思创能够首战告捷,一方面是因为汇率变化及原材料价格下跌影响,另一方面也得益于科思创在地域与行业间双重多元化的战略。
自2014年9月从德国拜耳集团独立分拆并于10月在法兰克福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科思创一直动作频频。近日,该公司发布了上市后的首份季度战报。财报显示,受益于石油衍生品等原材料价格的下降及汇率的影响,科思创2015年第三季度调整后息税折旧摊销前利润达4.71亿欧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44.5%。
中国增色科思创成绩单
就在去年9月,德国拜耳集团基于战略考虑将旗下医药、农业、材料“三驾马车”之一的化学材料板块独立拆分。谈及拜耳集团未来的目标,弗兰克·卢茨表示公司是希望创建两家全球顶级的企业,即专注于生命科学领域拜耳和专注化学聚合物领域的公司材料科技。
时至今年6月,拜耳材料科技宣布了新名字科思创。谈到刚刚出炉的三季报(也是科思创的首份财报),弗兰克·卢茨表示,这份答卷交得不错。
“事实上,业绩良好增长的势态是贯穿整个2015年度的。”弗兰克·卢茨表示,在今年前9个月,科思创销售额增长5.7%,达93亿欧元。多个细分市场销量均有增长,其中在中国地区销售额大约14欧元,占全球15%的份额。
与去年相比,科思创2015年前三季度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显著增长45.6%,达13.85亿欧元。原材料价格的显著降低和销量的增加抵消了销售价格的下降,而货币效应带来了2亿多欧元的积极影响。息税前利润同比增长55.4%,达7.60亿欧元。
尽管销量整体与去年持平,但细分产品的行业也不尽相同。弗兰克·卢茨称,聚氨酯的销售额第三季度就同比回落8.5%,降至15.12亿欧元。“由于亚太地区产能相对过剩价格也大幅下降,对于主要三个产品组甲苯二异氰酸酯(T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MDI)和聚醚多元醇,公司也对客户做出部分让利。”
另一方面,该公司的聚碳酸酯细分市场销售额则增长13%,达8.19亿欧元。这一增长被指是因为高性能塑料的销售价格略有下滑,但销量的两会趋势推动了增长。涂料、粘合剂和特殊化学品细分市场的销售额增长2.6%,达5.19亿欧元。
弗兰克·卢茨对记者表示,按照目前亚太地区及欧洲等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情况预计,2015年全年的利润有望达到16亿欧元。
中国细分市场增速依旧强劲
科思创的业绩表现之所以备受关注,其逆市上扬的走势与行业大环境的疲弱表现对比明显。
由于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钢铁、水泥、煤炭等多个行业受到波及而进入市场寒冬,科思创所处的化学材料市场表现如何?对此,弗兰克·卢茨介绍称,科思创在全球地域及行业间的市场策略,都是实行多元化战略。以去年科思创营收分布来看,约30%的收入来自于亚太地区,而另外30%和40%的收入则分别来自于北美和欧洲地区。
而从行业贡献来看,汽车材料、建筑材料、电子电器材料以及在服装材料等细分领域,每个的份额都大概保持在20%。
弗兰克·卢茨强调,即便中国的GDP增速降到7%以下,也仍是一个很大的市场增长空间。“我们已经非常习惯于材料市场的波动。对于中国的市场来说,5%的行业增长也有很大的空间。科思创以及欧洲其他企业,对未来亚太尤其是中国市场的增长,并不会过于悲观。”
“中国地区化学材料的销售额占全球15%左右,相当于20亿欧元的规模,而科思创在华市场份额平均在15%-20%左右。据此估算,整个中国化学材料市场规模大约在150亿-200亿欧元。”弗兰克·卢茨表示。“按照每年5%的增速,每年还会再增长10亿欧元的规模,这是非常大的增长空间。”
而对于美联储有即将加息的消息,弗兰克·卢茨表示,美元加息意味着欧元会相对贬值,美元每上升1%,科思创的营业额就相应增加600万-700万欧元(息税以及折旧摊销后的利润)。“这对我们的业绩及股票都是一个利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