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7月31日,广德市生态环境局发了《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TPU材料流延薄膜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受理公示。
据环境影响报告表披露,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根据自身发展和市场需求,总投资2000万元,在安徽省宣城市广德市长安路与路六线交叉口北(新杭企业孵化园 3#厂房)租赁新杭镇企业孵化园3号厂房1层进行TPU材料流延薄膜的生产,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2000吨TPU材料流延薄膜项目首次备案于2023年9月7日由广德市工业和信息化局进行了备案(项目编码:2309-341822-07-02-475805)。项目建成后可形成年产2000吨TPU材料流延薄膜的生产能力。
项目概况
项目名称: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500万平方米汽车膜及1000万平米特种工业胶带项目
建设地点:广德经济开发区东区东向大道1号
建设单位: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
建设项目概况: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年产3500万平方米汽车膜及1000万平米特种工业胶带项目位于广德经济开发区东区东向大道1号,广德市新杭镇政府于2024年7月对该项目进行了备案(项目代码:2407-341822-04-01-594132)。本项目对厂区现有3栋厂房进行改造,建设涂布生产线5条,配套调胶、固化、分切等生产设备及仓储、公辅、环保设施,形成年产3500万平方米汽车膜及1000万平米特种工业胶带的生产能力。
关于安徽和和新材料
公开资料显示,安徽和和新材料有限公司是和和新材集团旗下的全资子公司。自2019年成立以来,安徽和和新材料便深耕于汽车、电子和半导体行业,专注于TPU隐形车衣、TPU改色车衣、PET窗膜、光学膜以及新能源车动力电池膜材的生产,公司依托 20 年工业领域经验,已在广德建成 TPU 车衣、动力电池膜材等生产线。其年产 2000 吨 TPU 流延薄膜项目,通过租赁标准化厂房快速落地,配套涂布、分切等设备,将进一步强化在汽车防护膜与工业胶带领域的市场竞争力。公司严格执行 ISO9001 质量管理体系,百级无尘车间与 265 项环境测试确保产品品质,致力于打造全球领先的车膜研发制造平台。
TPU 流延薄膜
TPU 流延薄膜是以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为原料,通过流延工艺制成的高性能薄膜材料。TPU 由多元醇与二异氰酸酯聚合而成,兼具橡胶的高弹性与塑料的可塑性,其硬度范围覆盖 60HA-85HD,耐温区间达 - 40℃至 120℃,厚度通常为 0.01-2mm,可分为聚酯型、聚醚型和聚己内酯型等类别。流延工艺通过熔融挤出、模头流延、冷却定型等精密控制步骤,生产出厚度均匀、透明度高的薄膜,较传统吹膜工艺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优的物理性能。
TPU 流延薄膜具备卓越性能与技术优势:拉伸强度达 20-50MPa,断裂伸长率 300%-1000%,弹性回复率超 90%,耐磨性能优于 PVC、PE 等传统材料;在 - 40℃至 80℃环境下性能稳定,1000 小时紫外老化测试后拉伸性能衰减仅 10%-15%;无卤素、无邻苯二甲酸酯,生物基产品可再生原料占比超 40%,废弃薄膜回收率超 90%,每生产 1 吨再生 TPU 可减少 1.2 吨 CO₂排放,且可通过涂层工艺实现抗菌、防水透湿等多样化功能。
其应用领域广泛:在汽车产业作为隐形车衣、改色车衣基材,兼具自修复与抗冲击性,亦用于动力电池绝缘封装,安徽和和新材料汽车膜项目即基于此;工业与建筑领域可制特种胶带、节能建筑膜(降低空调能耗 30% 以上);医疗与电子领域适用于输液袋、柔性显示屏基材等;新能源领域则用于太阳能电池板封装、动力电池防护等场景。
随着汽车、电子、新能源等行业的快速发展,TPU 流延薄膜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据预测,2025 年全球 TPU 薄膜市场规模将达 4.5 亿美元,2030 年进一步增至 52.9 亿美元,其中生物基 TPU 占比将从 6.5% 提升至 12.2%。中国作为全球最大 TPU 生产国,产能占比达 38.7%,但高端产品自给率仅 62%,进口替代空间广阔。
TPU 流延薄膜凭借其高性能、多功能与环保特性,正成为汽车、新能源、医疗等领域的核心材料。随着技术迭代与市场需求升级,其应用场景将持续拓展,而安徽和和新材料等企业的实践,正推动这一材料在绿色制造与产业升级中发挥更大价值。
文章来源:ChatPla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