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以来,中化国际碳三一期项目苯酚丙酮、双酚A、环氧氯丙烷、环氧树脂等主要装置已陆续建成投产。年产60万吨丙烷脱氢(PDH)装置已于近日投料试车,这标志着中化国际连云港环氧树脂全产业链一体化装置全线贯通。
中化国际经过多年战略转型,公司已由贸易型公司转型成为以精细化工生产为主业的国际化运营的企业集团。公司通过投资和并购获取了大量优质资产,包括并购控股圣奥化学、扬农集团、Elix Polymers等,为顺利实现产业化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公司业务涵盖化工中间体、聚合物添加剂、新材料、新能源以及其他传统业务,产业间优势互补,凭借绿色循环经济产业链,实现了产品链的不断衍生和资源的高效利用,形成核心竞争力。经营的产品主要包括氯苯系列、硝基氯苯系列,广泛应用于医药、农药和染料等行业。 新材料领域主要包括芳纶、高强聚乙烯等高性能纤维材料,以及环氧氯丙烷、环氧 树脂等材料,应用于涂料、电子电器等行业。同时还有 PU、PC、PS、ABS 等轻量化材料。
值得一提的是,中化国际碳三一期项目年产40万吨环氧丙烷装置预计11月8日投料,预计12月初产出合格产品。
环保趋严背景下,“三废”问题得不到有效改善的传统氯醇法工艺逐渐退出。根据2023年7月14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的《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23年本,征求意见稿)》,钙法皂化氯醇法工艺应于2025 年 12 月 31 前淘汰。继山东东大年产 5 万吨氯醇工艺装置淘汰后,近年来金浦锦湖、天津大沽、福建湄洲湾等氯醇法环氧丙烷装置相继关停,氯醇法工艺占比从2018年的55.9%缩减至2022年的27.1%。
当前新增产能也主要以HPPO直接氧化法和共氧化法(PO/SM、PO/TBA)为主。
中化国际增产 40 万吨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其规模技术均国内领先。碳三项目规划建设年产 40 万吨直接氧化法环氧丙烷装置及配套设备,顺应国家环境保护政策。作为国家鼓励类工艺,直接氧化法制环氧丙烷能够克服氯醇法设备腐蚀严重, 废液、废渣多的缺点,工艺流程简单,产品收率高,生产过程中只生成环氧丙烷和水,原料和辅助助剂可以循环使用,原材料和能耗较低,可大幅降低生产成本,具有环保无污染的优点。另外直接氧化法工艺包昂贵且获取较为困难,有较高的进入门槛,设备建成投产后,中化国际产能规模和技术将处国内领先地位。
碳酸二甲酯(DMC)是用酯交换法生产丙二醇的联产品。在绿色化学、新能源推广、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碳酸二甲酯(DMC) 因低毒、环保性能优异成为需求亮点,在工业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除传统的胶黏剂、涂料、显影液及聚碳酸酯等,近来锂电池电解液溶剂在DMC下游应用中的占比已达30%,成为该产品的主要应用领域。而从产品纯度来看,纯度较低工业级碳酸二甲酯主要应用于传统下游及聚碳酸酯(PC),而锂电池电解液则需要更高纯度的电池级碳酸二甲酯。 目前电池级 DMC 的供应商主要有石大胜华(7.5 万吨/年)、奥克股份(2 万吨/年) 等,未来即将进入的有新宙邦、中化泉州、浙石化、华鲁恒升等,未来 3-5 年国内碳酸酯系列产品的新建项目产能超过 400 万吨/年,将成为环氧丙烷的新增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