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期,美联储降息的预期持续升温。截至2025年9月初,利率期货显示9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已超过九成。这一转向背后,是经济增长乏力、就业市场降温以及通胀压力缓解的综合结果。7月PCE物价指数同比增长2.6%,核心PCE同比上升2.9%,虽仍高于2%的目标,但并未削弱市场的降息押注。
若降息落地,其影响不仅限于美元走势和资本市场,更会波及到与利率密切相关的实体行业。对聚氨酯而言,建筑、房地产、保温材料和软体家具等核心下游,将是最直接的观察窗口。
建筑与房地产:利率敏感型需求
美国房地产市场依旧低迷。2025年7月,成屋待完成销售指数环比下降0.4%,抵押贷款利率虽已回落,却仍处于高位,压制了购房需求。若降息启动,房贷利率有望进一步下探,减轻购房者融资压力,从而带动潜在需求释放。经验表明,利率下行往往会在3至6个月后传导至房市成交和新开工。
建筑保温材料也将受益。聚氨酯硬泡因隔热性能突出,在节能改造和绿色建筑中应用广泛。融资成本降低,将推动更多住宅和商业项目启动,叠加政府节能要求的提升,聚氨酯保温材料需求或迎来加速。尽管短期数据仍疲弱,但长期趋势并未改变。
软体家具:政策扰动与消费周期
软体家具是聚氨酯软泡的主要去向。眼下,美国市场承受内外双重压力。一方面,特朗普政府启动对进口家具的232调查,或对来自越南和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2024年,美国进口家具额255亿美元,其中近六成来自上述两国。若关税实施,短期内可能刺激厂商抢先出口,从而带动TDI阶段性需求。
另一方面,越南家具产业高度依赖中国TDI进口。2025年1-7月,中国对越南出口约2.9万吨,占据主导份额。若美国加征关税,将打乱越南扩产节奏,并传导至全球TDI流向。同时,如果降息能恢复消费信心,住房交易活跃,床垫、沙发等大件家具需求也有望回暖。家具更换周期与房地产紧密相连,一旦信贷环境改善,消费者的购买意愿可能逐步增强。
降息确实给聚氨酯下游带来机会,但其作用并非单向利好。融资成本下降可能推动房地产与建筑材料复苏,而贸易摩擦与通胀走势仍带来不确定性。建筑保温凭借长期节能趋势具备韧性,软体家具则更易受消费与政策波动影响。对市场参与者而言,保持谨慎乐观,关注9月议息结果、就业数据和家具关税调查进展,才是应对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