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粮食总产量已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2024年预计将突破1.4万亿斤,人均粮食占有量达500公斤,显著高于国际粮食安全线。然而,高产背后潜藏着资源与环境双重压力:全球氮肥平均利用率为42%,而中国仅为25%,中国农业尿素年施用量超过4000万吨,养分流失问题亟需解决。为应对这一挑战,在国家“化肥零增长”政策推动下,聚氨酯控释肥市场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过去5年聚氨酯控释肥市场复合增长率超过40%,玉米、大蒜等作物种植户持续扩大控释肥使用规模。聚氨酯控释尿素2024年实际产能已超100万吨,2025年设计产能将继续扩大至700万吨,规模化应用蓄势待发。
聚氨酯控释技术:精准控释优化肥效,生态友好驱动绿色农业
传统尿素因挥发、淋溶等问题,氮素利用率不足40%。聚氨酯包膜技术通过可降解材料逐步释放养分,将氮肥利用率提升50%以上,实现“一次施肥,全程供应”。 相较于传统无机包膜,聚氨酯包膜控释效果更为稳定,其可降解特性对土壤微生态的负面影响显著降低。在东北玉米密植区,传统肥料因浓度过高易导致烧苗,且难以满足作物后期需求,而聚氨酯控释尿素通过同步释放养分,减少浪费的同时平均增产超过6%。此外,小麦返青拔节期应用该技术后,根系吸收效率提升40%,抗旱抗倒伏能力显著增强。这一技术不仅降低环境风险,更成为农业低碳转型的关键支撑。
万华化学:聚氨酯控释技术驱动农业升级,产业协同助推增产增收
作为全球聚氨酯行业领军企业,万华化学深度协同行业协会、科研院所及终端用户的多元诉求,前瞻性布局控释肥包衣材料领域。同时,联合下游肥料企业推进控释肥示范田项目,通过实证数据提升终端用户认知,并积极拓展水稻、小麦、薯类等作物多元化应用场景,实现业务模式从规模扩张向价值提升转变。万华化学持续助力控释肥行业向提质增效转型,赋能农业生产体系,进一步释放聚氨酯控释尿素市场潜力,实现价值创造。
聚氨酯控释尿素的规模化应用,既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核心支撑,也是驱动农业绿色升级的战略抓手。通过提质降耗,加速传统农业向高效生态模式转型。未来,随着国内"双碳"政策深化及全球农业低碳转型需求激增,这一技术有望从中国粮仓走向世界田野,为破解粮食安全与生态平衡的双重挑战提供解决方案,构建起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深度协同的可持续农业新范式。
来源:万华微视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