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办公告知书
尊敬的客户、合作伙伴:
鉴于目前的疫情防控形势,根据上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为配合上海疫情防控工作,天天化工网从3月31日至4月5日期间居家办公。
居家办公期间,天天化工网各项业务及服务正常进行。如您需咨询公司业务或其它相关事宜,可通过电话、微信公众号、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与我们保联系。
感谢您一直以来的支持与信任,天天化工网全体员工居家不离岗,办公不松懈,随时为您提供专业的资讯服务。
疫情当下,让我们携手共进、共克时艰!我们坚信,一定能够跨过这次“倒春寒”,拥抱更美好的春天!
紧急联系人:
孔芬:15800430559(同微信) kf@chem366.com
童坤:13816306917 tk@chem366.com
天天化工网
2022年3月30日
元旦
天天化工网
PUdaily
三韬咨询
天天直播
注册
登陆
logo
会议
ISO
 
 
 
当前位置:首页>>天天聚氨酯网>>新闻>>正文
欧盟或取消对华电动车关税,为中国电动车设定最低价格
添加时间:2025年04月14日

贸易争端的缘起与演变

当前,全球电动汽车贸易格局正在经历深刻变革。欧盟与中国围绕电动汽车关税问题的博弈持续升级,双方正试图通过谈判寻找新的平衡点。这场贸易争端不仅影响着两大经济体的产业政策,也将重塑全球电动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

事情起源于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产业补贴问题的关注。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2023年9月就公开指出,中国电动汽车通过政府补贴获得的价格优势对欧洲市场造成了严重冲击,并认为这种做法不符合公平竞争原则。所以欧盟自202411月起对中国电动汽车征收了17%35.3%不等的反补贴税,这还不包括原有的10%的基础关税。

作为回应,中国对法国产的白兰地等商品提高了关税。这种贸易摩擦的升级对双方都造成了实质性影响。数据显示,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份额在关税实施后显著下滑,而法国酒类品牌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也受到冲击。

然而,这一强硬措施在欧洲内部引发了明显分歧。德国作为欧洲汽车产业的重要支柱,对此反应尤为强烈。德国汽车工业协会多次公开表示反对,担心这样的贸易保护措施会招致中国的反制,进而影响德国车企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汽车市场的业务。数据显示,德国三大汽车巨头在中国市场的销量占比均超过30%,这种深度依赖使得德国在欧盟内部成为反对加征关税的主要声音。

 

创新解决方案的提出

面对内部的分歧和现实的贸易压力,欧盟开始寻求更加灵活的解决方案。最新消息显示,欧盟正考虑用"最低价格机制"来替代现行的惩罚性关税。根据这一方案,来自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将被设定一个最低售价,车企可以自主定价,但价格不能低于这个标准;差价部分归车企所有,不用交给欧盟。而作为交换条件,中国主要电动汽车制造商需要增加在欧洲的投资和技术转让。

这一转变并非偶然。在欧盟内部,越来越多的声音认识到,单纯的贸易保护措施可能适得其反。正如一位欧盟贸易官员所说:“我们需要的是公平竞争,而不是贸易壁垒。”同时,中国方面也表现出解决问题的诚意。中国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贸易专员Maros Sefcovi已经就此展开了多轮磋商,双方都表示愿意推动谈判取得进展。

值得注意的是,这场贸易争端还受到美国政策的影响。特朗普政府近期将对进口汽车关税提高到25%,这一举措迫使大众、奥迪等欧洲车企暂停了对美出口。在这种背景下,欧洲车企更加重视中国市场,这也促使欧盟在制定对华贸易政策时不得不更加谨慎。

与此同时,美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特斯拉显然已停止在中国销售两款车型。在中国网站上已无法订购在美国生产的Model S和Model X汽车。其原因目前尚不清楚。

特斯拉在上海有一家工厂,为中国市场和欧洲出口生产Model 3和Model Y。而Model S和X则只在美国生产。据中国经销商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2024年,特斯拉向中国出口了1553辆Model X和311辆Model S。

对于全球电动汽车产业而言,这场贸易博弈的影响将是深远的。首先,市场格局可能面临重塑。如果最低价格机制得以实施,中国电动汽车在欧洲市场的价格优势将有所减弱,但市场准入的确定性会提高。其次,产业链布局将加速调整。包括比亚迪、吉利在内的中国车企已经开始评估在欧洲建立生产基地的可能性,这可能导致全球电动汽车供应链的区域化特征更加明显。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这场贸易争端反映了全球绿色产业竞争的新态势。随着各国加大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支持力度,如何在促进产业发展和维护公平竞争之间找到平衡,成为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共同课题。中欧之间的谈判尝试,或许能为解决这类贸易争端提供新的思路。

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6-12个月内,中欧有望就电动汽车贸易问题达成过渡性协议。但从长远来看,全球电动汽车贸易规则的制定仍面临诸多不确定性。

在这个充满变化的时代,唯一可以确定的是,全球电动汽车产业正站在一个新的十字路口。各国政府、车企和消费者都需要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环境,共同探索出一条既能促进产业发展,又能维护公平竞争的新路径。对中国和欧盟而言,当前的谈判不仅关乎眼前的贸易利益,更将影响未来全球绿色经济的治理格局。

 

 

来源:欧洲并购与投资

 

 

转载声明:
本文为转载稿,仅代表作者本人的观点,与本网立场无关。我们对天天化工网上刊登的所有信息未声明或保证其内容的正确性或可靠性;您同意将自行加以判断并承担所有风险,我们有权但无此义务,改善或更正所刊登信息任何部分之错误或疏失。
欢迎您与我们的咨询师进行沟通和交流,电话:+86-021-6115-9288

新闻 市场 技术

您未购买该产品!
登陆购买相关产品后显示收费信息,点击这里购买。
loading

一周热点
一月热点

loading......

征信网上海工商
X关闭
天天化工网登陆
正在处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