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5日,卫星化学披露2024年年度报告。2024年实现营业总收入456.48亿元,同比增长10.03%;归母净利润60.72亿元,同比增长26.77%;扣非净利润60.48亿元,同比增长29.45%;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105.9亿元,同比增长32.44%。
按季度来看,卫星化学在各季度的营业收入、净利润,均呈现4连增态势。其中第四季度营业收入达到133.73亿元,同比增长41.7%;净利润23.79亿元,同比增长75.1%。
行业发展形势严峻
卫星化学在2024年度报告中提到,整体经营环境复杂多变,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尽管面临外部挑战,国内经济展现出强韧性。其主要业务并未发生重大变动,继续专注于轻烃产业链一体化和高端化学新材料的生产和销售。
根据中国石油与化学工业联合会统计,2024年化工板块实现营业收入9.76万亿元,同比增长4.6%;实现利润4544.4亿元,同比下降6.4%。低端过剩、高端紧缺的供需结构化矛盾进一步加剧,倒逼化工行业通过强化自主创新,培育和释放“新质生产力”。增收不增利,利润持续下降是对行业严峻发展形势的直接反映。
推动产业高端化
目前,卫星化学已构建起了全球“1+N”化学新材料研发创新平台,创新成果接踵而至。2024年年报显示,卫星化学去年实现全球专利总数超500件,其中催化剂、新材料专利数超100件。公司金属有机功能材料催化剂、低氨比临氢胺化催化剂、聚乙烯弹性体、高端聚乙烯、聚丙烯酸树脂、定制化高吸水性树脂等研发成果达到工业转化条件,实现技术瓶颈突破,解决目前高端新材料高度依赖进口的现状。
2024年,卫星化学投资建成年产10万吨乙醇胺装置,进一步完善环氧乙烷下游化学品布局,实现环氧乙烷衍生物发展矩阵,形成182万吨乙二醇、50万吨聚醚大单体与表面活性剂、20万吨乙醇胺、15万吨碳酸酯等产能。上述产品市场占有率稳步提升,其中乙醇胺、聚醚大单体实际产量分别位居全国第一、第二,市场占有率均超20%,市场影响力进一步增强。
此外,卫星化学的平湖基地新材料新能源一体化项目(年产80万吨多碳醇项目)一次开车成功,打通丙烯下游高价值利用,并与丙烯酸形成产业链闭环,进一步巩固卫星丙烯酸产业在市场的影响力。
另外,卫星化学正在加大海外布局。去年专门成立卫星寰球公司,集中资源加速拓展海外市场。目前其拥有的丙烯酸及酯、聚醚大单体、乙醇胺、高吸水性树脂出口量位居国内前列,已经与全球超过160个国家和地区的客户建立合作关系。
来源:卫星化学、证券时报、化工新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