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中国汽车涂料行业迎来了近十年来生产和消费的最大增幅,得益于中国汽车生产的蓬勃发展,该行业在这一年取得了超过12%的增长。中国的汽车涂料市场估值约为410亿元人民币,由超过300家大中小型企业组成。经历了两年的低迷期后,该行业在过去一年中实现了显著增长。目前,外国跨国涂料生产商占据了中国汽车涂料市场超过50%的份额。PPG、巴斯夫(BASF)、关西(Kansai)、立邦(Nippon Paint)、艾仕得(Axalta)和KCC等主要公司是中国领先的汽车涂料产品生产商和供应商。
2023年,汽车生产的激增帮助中国本土的汽车涂料生产商实现了创纪录的生产数据。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CAAM)的数据,2023年中国汽车产量超过3016万辆,超过了2017年2860万辆的历史高点,同比增长11.6%;销量则超过3009万辆,同比增长12%。这两个数据都创下了新纪录。中国的汽车总出口量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8%。中国乘用车协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总产量和销售数据创下新纪录,也代表了新的发展空间,这增加了对市场增长和促进消费潜力的期望。
目前,中国有约240家汽车制造商,其中约20%在2023年的产量不到1000辆,约17%的年产量预计低于10000辆。另一方面,近15%的工厂在2023年的产能利用率超过95%,其总产量占2023年总产量的47%。中国汽车涂料行业的长足进步离不开不断优化的生产结构和高效的产能利用率。自1960年代第一家汽车涂料厂在中国设立以来,中国汽车涂料行业已经走过了漫长的道路,从几乎处于金字塔底部的发展阶段,到今天成为按产量计算的全球最大汽车涂料生产国。
尽管房地产行业面临开发商违约的危机,建筑涂料板块的增长受到抑制,但汽车涂料板块的健康发展在推动中国整体涂料行业中发挥了关键作用。立邦涂料中国母公司Nipsea Group在2023年6月以9.6亿元人民币(1.33亿美元)的投资在天津上线了一个新生产厂,专注于生产工业涂料以满足中国汽车行业的激增需求。立邦涂料中国目前在全国拥有70家工厂,约11000名员工。Nipsea CEO Wee Siew Kim在公司发布的新闻稿中表示,尽管公司在汽车领域表现强劲,但该领域正在经历重大变化,特别是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的普及。
另一家领先的汽车涂料供应商巴斯夫涂料(广东)有限公司,于2022年扩建了其在南中国广东省江门市的汽车修补涂料生产设施。扩建完成后,巴斯夫汽车修补涂料的年生产能力增加到30000公吨。这符合该公司的战略,即保持客户的接近性,并强化其作为中国汽车行业领先和创新涂料供应商的地位。中国政府已将提升制造业水平作为一项重要政策优先事项,通过产业链的高端化提升中国企业的全球地位,汽车涂料生产也不例外。高附加值产品的消费增长远超过行业平均增长。新能源汽车的崛起也在逐渐改变中国汽车涂料行业的结构。
总体而言,2023年是中国汽车涂料行业的一个转折点,不仅展现了行业的强劲增长潜力,也反映了未来的诸多机遇和挑战。在新能源汽车的崛起和市场需求变化的推动下,中国的汽车涂料行业正走向一个更加高端和多元化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