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韩国产业通商资源部2月1日发布的《1月进出口动向》资料显示,韩国1月出口额同比减少16.6%至462.7亿美元,是自2020年初以来首次连续四个月出现同比下滑,预期仅为下滑11.1%;进口同比下滑2.6%至589.6亿美元,与预期持平;1月贸易逆差扩大至126.9亿美元,创历史单月新高。这是韩国1995年1月至1997年5月连续出现贸易逆差后,时隔25年首次出现连续11个月贸易收支逆差的局面。
数据来源:海关数据整理
2023年韩国聚合MDI的出口量仅为30620吨,同比下降8.3%,主要由于下游需求有所减少。
受全球经济增速放缓影响,韩国出口主力半导体行业遭受重创。据报道,持续了近一年的全球性汽车芯片短缺,目前仍在持续,对相关厂商的影响也在持续,导致他们的产量及销量明显下滑,1月份韩国汽车出口17.97万辆。韩国汽车出口量下行,除了自生芯片短缺还因为他的竞争对手正在迅速增长,亚洲区域主要为中国和日本。日本因广泛的车型和完整体系,加上日本汽车的设计本着省油耐用的原则,所以在国际油价上涨的时代,日本汽车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常年稳坐全球第一汽车出口的宝座。同时期中国也占了相当大份额的市场,2022年中国汽车出口311万辆,同比增长54.4%,仅次于日本的350万辆。韩国汽车工业协于今年1月25号称“中国汽车出口的急剧增长对韩国出口的扩大产生了负面影响,”2023年即使芯片危机得到了缓解,韩国汽车的出口量和产量也很难再有大的提升。
此外韩国,聚氨酯重要下游之一的冰箱&冷柜同比下降63.2%,家具同比下降21.4%,在各方面出口量都减少的情况下,韩国进口量却没有减少。1月进口量总额达589.6亿美元,其中进口能源158亿美元,占进口总额的26.8%,远高于2013年至2022年的1月平均能源进口额103亿美元。此前韩国一度陷入货币贬值、高通胀、企业违约的问题,若今年贸易逆差持续,对韩国经济将是雪上加霜。另外,贸易逆差还会致使韩国外汇储备进一步减少,外汇储备不足,韩国外部的脆弱性将进一步上升。
综上所述,韩国内部的需求依旧保持旺盛,但是如此高的贸易逆差势必将对韩国造成不小的负面影响,海外对韩国聚氨酯下游下游产品需求依旧延续偏弱,为了帮助提升出口,韩国政府需动用一切可用的政策和资源来提振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