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网6月13日讯:“我们利用新开发的‘六代半’技术,再投一点钱,MDI产能就能增加10万吨,达到120万吨。”昨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廖增太非常形象地介绍,万华的“MDI6plus”单套装置将于下半年投产,万华MDI技术也将进入“六代+”。
“2018年6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来万华考察时鼓励我们不断在关键核心技术研发上取得新突破,4年来我们牢记殷殷嘱托,一以贯之谋改革求创新,万华综合实力大大增强,争取2025年进入全球化工十强,早日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世界五百强企业,为国家、为山东省和烟台市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更大的万华力量。”他表示。
4年来,万华人奋力攻关,自主研发了一大批世界一流技术,打破了20项“卡脖子”技术,并持续推进研发成果产业化,销售收入从600多亿元增长到1400多亿元,净利润从百亿元级跨入200亿元级,均创历史新高。
作为一家全球化运营的化工新材料公司,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从昔日生产合成革的传统国企起步,技术创新能力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长为全球聚氨酯行业领军者的现代化大型企业。一代代万华人在孜孜不倦书写好“化学方程式”的同时,更成功求解了致力企业长远发展、为国分忧的“创新方程式”,为中国企业自主创新提供了有益借鉴。
求解“创新方程式”,万华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比别的任何企业,似乎都更为深刻。
谁曾想,万华的核心产业创新之路,竟是被逼上梁山的。
那是一件令万华备感屈辱的往事。40多年前,万华从日本引进了一套年产1万吨的MDI装置。由于不掌握核心技术,设备总是不停地停车检修,结果1万吨的设计产能10年都未达产。无奈之下,万华寻求与多家国际知名化工企业开始了长达4年的技术引进谈判。当对方把中国巨大的市场潜力搞清楚后,竟决定自己建厂。
“我们这才幡然醒悟,真正具有市场竞争力的高新技术是买不来、讨不来、引不来的,企业要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必须走自主创新之路。”廖增太沉重地说。
正是这段刻骨铭心的“痛”,让万华人在技术创新上有着更深的执念。在长期的创新实践中,万华始终鼓励创新、宽容失败、成功重奖,形成了“敢想、敢干,锲而不舍,没有什么不可能”的创新理念。
经过持续不断的自主研发,万华成功开发出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MDI生产技术,并逐渐成为全球最大的MDI供应商。
“如果新建一套年产50万吨的MDI装置,投资将近几十个亿,而万华通过技术创新在原有装置上进行改进,仅仅投资1个多亿就实现了。”廖增太兴奋地说。
ADI是生产高端聚氨酯的关键材料,被誉为“聚氨酯产业皇冠上的明珠”,广泛应用于飞机、高铁涂层等领域,但生产技术却长期以来被国外垄断。万华对这一产品生产技术的攻克用了16年,前前后后换了三批研发团队,投入近18亿元。最终万华成功啃下了ADI这块硬骨头,成为全球第五家拥有ADI全产业链生产技术的企业,该创新成果也获得了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回忆起产品研发的过往,万华化学集团科技管理部部长胡兵波深有感触:产品研发期间曾遇到公司效益很差的处境,要不要继续投资搞下去?公司领导给出的答复是:“哪怕干抹布拧出一滴水也要上”;也曾遇到因研发失误,致公司装置停车损失6000万元,但研发进程并未受阻,万华“允许创新失败,但不允许不创新”。
求解“创新方程式”,万华为创新提供公平、公正、有为有位、业绩导向的舞台。
万华全球研发中心中央研究院研发工程师孙康,从事万华自用催化剂研制工作。来万华虽然只有8年时间,但团队已经产业化的催化剂有8款。以氯化氢氧化技术所需催化剂为例,万华已经做到第六代。目前,这项技术世界上只有日本一家企业在做技术转让,但是万华开发成功后,每生产一吨氯气的成本只有日本的1/10左右。
万华PO项目投资将近40亿元,但项目启动时团队成员大部分不到30岁,即使经过这么多年的项目开发,整个团队平均年龄仍不足40岁。最终,PO项目研发取得成功,并打破了国外垄断。孙康感慨道,万华有一个非常好的文化,非常好的创新理念和干事平台,让我们年轻人去做事业。
“在万华,我们为全体员工创建没有裙带关系、没有山头主义、没有利益输送、风清气正、文化纯净、公平公正,有为有位、奋发向上的工作环境,并作为企业核心工作来抓。”廖增太说。
与一般企业不同,万华员工要晋升,必须通过专业和英语考试,以及上级、同级、下级进行的“360”评价,且考评要在前列,保证晋升员工是群众公认的。
“20多年来,我们管理层的亲属没有一个在万华揽一分钱工程、卖一分钱的产品。”廖增太说,万华是公开透明的。公司每年都搞“阳光万华345行动”,简单来说就是,3月申报、4月谈话、5月发倡议书。每年3月集中进行全员利益冲突申报,主要申报亲戚有没有和万华做生意的;4月份,对关键岗位集中开展廉洁谈话,对员工利益相关方进行劝退;5月,集中对公司几千个商业合作方发倡议书,进行廉洁规定宣讲告知——不能给万华员工送礼,不能腐蚀万华员工队伍,万华合作方公司负责人要将倡议书签字承诺后返回。
创新驱动本质上是人才驱动。求解“创新方程式”,关键是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万华的做法是,留住人心,留住事业。近年来,万华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已转化为良好口碑,经学长口口相传至高校。万华还提供不低于或者高于一线城市的薪酬待遇,让员工创新成果有价值,充分得到回报。
4年来,万华加快了人才聚集速度,员工总数从11000多人增长到19000多人,研发团队从1300多人扩大到3200多人,一批高层次、高素质人才的加盟,大大增强了万华的创新能力。“随着青年科研人员的经验不断增长,万华的研发工程师红利正在逐步释放。”胡兵波说。
求解“创新方程式”,万华给出了自身答案,并以产业化成果充分印证了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目前,万华已掌握国际首创的核心技术9项、打破国外垄断并成功产业化的技术几十项、中试成功即将产业化的技术10多项、在研“卡脖子”材料与产品10余项。万华在聚氨酯、石化、精细化学品、新兴材料四大产业集群加快布局,产业链结构持续优化。
万华,正以更加豪迈的姿态,朝着既定的目标奋勇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