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之前天天化工网推出了一堂精品直播课程,由陶氏的范艳斌博士演讲的《共享单车用聚氨酯轮胎及其持续发展》。由于我就职的公司,与一家共享单车轮胎的龙头生产厂家有着近四年的业务合作,所以我一直有关注和调研这个领域。虽然以前已经了解了很多,但从直播课中仍然收获了不少的亮点,解惑了我的一些疑问,并拓展更新了一些行业认识。本文主旨对博士课程的几个亮点进行分享、延伸和拓展。
1,回收方向
据公开数据显示,全国累计投放和运营超过2000万辆共享单车。随着运营时间和骑行里程的增长,不少车辆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据测算,到2020年,将有至少1000万辆共享单车面临报废,将产生数十万吨的固体废物,其中废弃轮胎的处理将是一个不好解决的行业痛点。如果共享单车想要良性的、健康的可持续发展,需要找到处理废弃轮胎的新方法。
范博士提出了陶氏目前在专注于将废弃实心轮胎回收运用到塑胶跑道上。这确实是一个很不错的解决方法,据查询2018年国内聚氨酯防水材料和铺装材料及其他品种消费量在36.7万吨。预估的近2万吨的废弃共享单车轮胎确实可以在这个市场容量里得到消化。
但2016年学校毒跑道事件,造成很恶劣的影响,恐怕这个方向的产业化还需要继续整合规范,才能逐渐被大众接受,在这之前消费者很难接受用来健康锻炼的跑道是由废弃品制造而来的。
摩拜已经走在试验的前端。摩拜2019年给延安万花学校赠送了一条由7800多条摩拜单车回收轮胎制作的塑胶跑道。变废为宝,循环经济。
另外在废弃共享单车里还是有一定比例的实心轮胎是可以翻新复用的。摩拜单车曾经翻新复用了148万条轮胎,这也是降能减排的一个很好的途径。
2,生命周期
范博士提到,聚氨酯轮胎的生命周期是3年。
这个数据很符合近几年共享单车产量的波动情况。2017年共享单车产量达至巅峰2000多万辆,但2018年直接下降到500万辆,一直到今年2020年,共享单车的产量又在强势复苏,从我们合作的轮胎厂家的对原料的订单量就可以明显感受到这个生产曲线。
虽然今年疫情导致很多短距离用户排斥公共交通工具,更多选择了共享单车,也推动了行业的复苏。但单车轮胎的使用周期三年更新期的到来,也是不可忽视的一个推动力。
3,共享单车轮胎的年需求量
在直播问答环节,有观众提出预测今年共享单车轮胎需求量。范博士预测今年可能会在2-3万吨。
共享单车轮胎用量约1.9kg,乐观预测今年新增共享单车产量应该不会低于1000万辆,所以其轮胎需求量在2万吨以上是可信的。
相信这个数据可以提振行业产业链的信心。
4,可持续发展性
原来我对共享单车这个大起大落的新兴行业持悲观的看法,总觉得是风口下又一个大热必死的行业,所以对单车实心轮胎的产业也不看好。但通过本次范博士的直播课,可以看出单车实心轮胎行业还是具备可持续发展的几个特性:
一、符合政府导向、社会需求、人文需求。
二、市场容量大。
三、废弃可回收再利用的闭环经济。
四、有很好的增长点。
①家用自行车轮胎。在共享单车出现前,国内自行车内销市场规模约为2500万辆,2018年后除共享单车以外的自行车市场下降到1000万辆以下,虽然规模缩减,但数量还是庞大。
这部分市场的产品轮胎仍以充气为主,今后如果能继续优化聚氨酯轮胎的应骑乘舒适性,相信会逐渐替代充气轮胎的市场份额。
②电动自行车车轮胎。2018年电动自行车产量3277.6万辆,同比增长5.8%,是一个庞大的市场。如果聚氨酯轮胎能进一步解决耐热性问题,把短距离应用提升到中距离,甚至长距离,那么同样在这个市场也是有力的竞争者。
五、相对环保性。
橡胶轮胎在工艺上的污染,以及废弃后对环境的严重污染,已经成为橡胶行业解决不了的痛点,这个市场是一直在萎缩的,被各种新材料尝试替代中。聚氨酯微孔弹性体,以其相对环保的生产工艺和废弃品处理,是替代材料中表现最好的。
未来聚氨酯可降解技术的成熟,更会推动该产业的进展。
以上是我个人画蛇添足的对博士课程进行了一些分析和拓展,有什么新的观点意见可以加作者微信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