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协定》6月29日上午在京签署。亚投行57个意向创始成员国财长或授权代表出席,其中50个国家正式签署协定。
在目前全球经济增长乏力的背景下,中国政府提倡的亚投行致力于提供大量资金来推动整个亚洲国家和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并促进这一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而发达国家也希望更好地参加亚洲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自身经济发展。
可以说,亚投行不但促进亚洲国家和地区的紧密联系,改变亚太地区的发展态势,更重要的是,亚投行对整个亚欧大陆及非洲都将发挥积极作用,推动全球范围内相关国家互利互助互赢新格局的形成。主导世界银行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美国和日本未参加亚投行,但其他主要发达经济国际,包括英德法意澳韩等,都已加入这一新兴国际金融组织。
国务院参事、国家开发银行信息总监胡本钢表示,亚投行的基建项目有助于我国消化国内过剩的产能,进而优化产业结构。这对我国当前面临产能过剩问题的聚氨酯工业来说,无疑是一大机遇。
目前我国聚氨酯产能和产量都是全球最大。据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统计,2014年我国聚氨酯产量达到960万吨,占全球的40%。中国聚氨酯工业协会高级顾问暨专家库专家黄茂松教授指出,目前,TDI、PPG(聚丙二醇)、BDO(1,4-丁二醇)、己二酸和聚酯多元醇等一些聚氨酯原料和产品已存在明显的产能过剩,如何化解产能过剩矛盾,已成为聚氨酯业界企业共同关心的问题。
前世行高级副行长兼首席经济学家、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也表示,基础设施一直是亚洲各国经济发展的瓶颈,中国对基础设施建设投资较多,但依然不够。
中国拥有将近4万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其中大部分是美债,其资产回报率很低。另外,中国未来的贸易顺差有可能持续下去,这将导致外汇储备继续增加。将外储资金用于投资基建,这对外储的保值增值很有好处。建材、施工都是中国的强项,对外投资也有利于中国扩大市场份额。
虽然目前国内聚氨酯市场的产能已经大大过剩,但国际市场还有很大潜力。因此,中国企业要积极采取措施,大力开拓国际市场,尤其在产能过剩、规模大的中低端原料、产品和聚氨酯助剂上多下功夫。只有这样,中国才能从一个制造大国迈入制造强国,在全球聚氨酯制造业中占有一席之地。
兰格经济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陈克新也发文称,全国各地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拟建、在建基础设施规模已经达到1.04万亿元人民币,仅2015年将拉动投资规模或达4000亿;未来10年内,亚洲基础设施建设总计需要8-10万亿美元。
如此之巨大的基础建设投资,势必产生大规模的原材料与工程建设需求。在亚投行的合作框架下,聚氨酯企业如何参与分食新一轮基建大蛋糕,抓住这个难得的历史机遇,将是一大课题。
亚投行的设立将进一步加快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促使“走出去”战略整体规划的推出,借助亚投行来加快聚氨酯过剩产能的转移,不仅能增加就业,拉动经济,而且也能造福当地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