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气候变化、推动节能减排已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时,在我国为兑现承诺不懈努力的背景下,节能减排无疑仍是今年全国“两会”备受关注的热点话题。如何总结“十二五”开局之年全国节能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国家将如何进一步推进节能减排……对于这些问题,相信很多业内外人士都期待着能从温家宝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找寻答案。
但是,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与以往不同,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刚开始,温家宝总理用“政府工作仍存在一些缺点和不足,节能减排、物价调控目标没有完成”,对去年的节能减排工作进行了总结。
“十二五”开局的第一年,节能指标就没有完成?这让人既意外又吃惊。总理用既坦诚又严肃的态度,在阳春三月给当前我国热火朝天的节能减排工作浇了一盆理性的“冷水”。短短一句话,从中我们能体会到未来节能减排的形势有多么严峻,能品味出节能减排不能只看已取得的成绩,更需要的是直面问题与不足的勇气,深思和探索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和方法。
这盆“冷水”也引发了“两会”期间代表和委员对于节能减排目标为何没有完成的热议。有人认为,最根本的是没有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彻底转变,很多行业的增长方式还是比较粗放的,仍是依靠高耗能、高污染的方式实现的;有人认为是因为一些企业和地方政府重视不够;还有人认为是因责任落实不到位、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造成的。
作为高耗能的行业之一,建筑业如何提高能源利用效率、转变发展方式,实现建筑全寿命周期的节能减排和“四节一环保”,这已不是一个新命题。从1986年开始,我国就陆续开展了新建建筑节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规模应用、发展推广绿色建筑等一系列工作。20多年的时间里,在建材行业深入开展“禁实”工作、推动节能建材的生产和应用,在设计阶段严格执行节能减排的标准和要求,在施工阶段推广绿色施工,在建筑业的整个产业链上推动住宅产业化,在城市以及更大的区域范围内探索低碳生态城市的建设……建筑节能得到全面推进的同时,也促进了建筑业的转型,为全国节能减排作出了重要贡献,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建筑节能被列入“十二五”期间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之中。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也明确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突出抓好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领域的节能减排工作。但是进一步推动建筑节能、促进建筑业的转型升级,还面临着政策标准体系不完善、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无疑在未来的很长时间里,建筑节能不但是国家的大政方针,而且仍将是一个国内外、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热点话题。实现建筑节能、推动全国节能减排,需要永不降温的热情,但是面对如何加强建筑节能体制机制建设、强化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完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等一系列问题和任务,更需要的是理智的冷思考。